春和景明
天氣逐漸回暖
萬眾期待的
2022版最美舞劇《長恨歌》
即將震撼回歸
期待與大家再次相逢
生活在城市中,總覺得與大自然隔了一層,恍而不覺是春日,恍而不覺是秋日。近日出門,空氣中有了融融的暖意。
文化塑造一座城市,旅游成就一種生活。千年古都的“詩與遠方”在皇家園林華清宮內盡數(shù)綻放。白天觀景品文物,晚上讀史賞舞劇。千年前華清宮里的一山一水,一草一木見證李楊愛情,千年后一部《長恨歌》舞動帝妃絕戀。
每當夜幕降臨,華燈初上,九龍湖畔,舞劇《長恨歌》緩緩拉開大幕,仿佛漫步于歷史長廊中,如夢似幻,跨越千年,帶您回到大唐帝國的繁華盛景。
舞劇《長恨歌》以晚唐詩人白居易的敘事長詩為藍本。以史入劇,以舞敘事,以情作詩,以大唐歌舞的形式生動地再現(xiàn)盛唐氣象和帝妃的愛情傳奇。
“斯山為大幕,斯水為舞臺,斯地真歷史,借我入戲來”。以驪山自然山體為背景,以九龍湖為舞臺,湖邊的亭臺樓閣作為舞美元素,巧妙的利用了自然資源,而其獨特魅力在于它的不可復制性,在歷史的發(fā)生地再現(xiàn)歷史。
我們跨越時空,看到“楊家有女初長成,一朝選在君王冊”的榮恩,“行同輦、止同室、寢專房”的專寵,窺見貴妃羞花之容的嬌媚姿態(tài)和“貴妃出浴”的華美、“貴妃醉酒”的華彩、“霓裳羽衣”的華貴,這一個個美的瞬間定格在九龍湖畔。在這里,我們聽見長生殿外互訴衷腸“七月七日長生殿,夜半無人私語時”,看到梨園內琴瑟和鳴,羅帳流光,樂舞合歡,“驪宮高處入青云,仙樂風飄處處聞”是最好的詮釋。
突然之間“漁陽鼙鼓動地來,驚破霓裳羽衣曲”,安史之亂爆發(fā),唐玄宗帶著楊貴妃倉惶西逃至馬嵬驛,將士嘩變,逼迫玄宗賜死楊玉環(huán)。慘淡月光下,一抹白綾貴妃凄美死去,只留下玄宗風雨中的落寞背影。最終,年邁的唐明皇在睡夢中,入蓬萊仙境與貴妃重逢,淚眼相望、互訴相思,“在天愿做比翼鳥,在地愿為連理枝”。
山水風光、舞臺設計、高科技燈光、音響設備及特效等表現(xiàn)手法,可謂錦上添花。在這場視覺盛宴中,絕妙的特效營造出萬星閃爍的夢幻天空、滾滾而下的森林霧瀑、熊熊燃燒的湖面火海、如夢似幻的時空隧道、云霧繚繞的人間仙境。與歷史對話,將自然與文化、傳統(tǒng)與時尚有機交融。
舞劇《長恨歌》借山造景,借景造情,借情造境,借境造就經典。16年的精益求精,不斷升級創(chuàng)新,改造超越,挑戰(zhàn)視覺極致,跨越千年山海,演繹盛唐愛情。
待到山花爛漫時
邀您同行,穿越時空
共品千古絕唱